点赞嘉“善”人丨心系家乡回报桑梓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
时间:2021-09-27    

艰苦创业、带头转型、情系家乡、服务人民,一直以来,陈建明作为企业家、乡贤,成为了干窑镇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的示范代表。

陈建明出生于干窑镇长生村,初中毕业后在干窑镇一家电镀厂工作,后来去嘉兴学习海绵发泡工艺,与朋友合资在魏塘街道南暑村办起了海绵厂。1997年,陈建明回到长生村建厂,将海绵厂从南暑村搬至新泾港沿线。

2016年干窑镇启动环境整治攻坚战,新泾港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域,陈建明的海绵厂赫然在腾退名单中。“当时我的企业也做出一定成绩了,政府承诺把我的新厂房规划整合到工业园区,这也解决了我原先在长生村办厂厂房不集中,运输成本高的问题。”陈建明表示,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很不容易,当时他最担心的是过渡时期企业生产的问题,老厂房腾退,新厂房还没建成,这三年怎么办。思来想去,陈建明说,既然政府帮忙落实了新厂房,他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克服当下的困难。于是,他花了1000万元租用了一处临时厂房,租期3年,同时加紧老厂房的腾退,成为了新泾港沿线腾退的第一家企业。“这次腾退过程中,我把所有设备全部都淘汰掉了,当做废铁卖掉了,也促成了我的转型升级。”

组建研发团队,创新研发阻燃海绵;购置全新生产线,对产品全面升级;将产业链做长,专门生产智能沙发,配置了手机充电接口、音响、AR语音系统等。陈建明的海绵厂跃升一变,成为了一家集科研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智能化于一体的专业软体家具企业,同时作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“新三板”成功挂牌。

“家乡对我的帮助很大,每家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政府支持,现在政府服务很好,我们企业有什么需求都会帮助我们,所以说我们也不想离开嘉善。”陈建明直言,中美贸易战刚打响的时候,国外的客户很想让他把厂搬到东南亚国家,他组织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,慎重商量后还是决定不离开家乡。

陈建明坦言,从小在长生村长大,根在这里,情怀在这里,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离开家乡。“我们企业得到了家乡的支持,如果家乡有什么需要我们肯定也会回报家乡的。”他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2019年,干窑镇成立乡贤联谊会,陈建明成为了第一批会员,并加入长生村乡贤参事会,参与矛盾调解、贫困家庭慰问、困难学生扶助、资源协调联系,每年他都会捐款数万元用于帮助家乡百姓。与此同时,陈建明的企业还与长生村结成了红色联盟,共同举办孝文化节等各类活动,每年为村里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。看到西塘、姚庄都有自己的电影院,陈建明又与朋友商量,共同投资了干窑镇瓦都影院,“不是抱着赚钱的心态去做的,就是希望我们干窑有自己的电影院,增加点文化气息。”

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,陈建明第一时间叫了车,花了1万多元采购了口罩、雨衣等用品,送到了镇政府,这也是干窑镇收到的第一批民间捐赠的物资,后来,他又陆续采购了防护用品送到全镇各卡点和长生村里,“当时防护物资开始紧缺了,大家都在为家乡出力,我也想为家乡做点什么。”2020年母校干窑中学举办60周年校庆,陈建明作为第一批发起人,以干窑镇知联会会长的身份与镇商会、乡贤联谊会一起组织筹办,捐钱捐物。如今,为了配合长生村的文化建设,陈建明设在村里的两个仓库也正加紧腾退,目前已经进入评估阶段。“这两个仓库的位置就在村部旁边,政府去年年底跟我提出希望我腾退出来,用于村里建设文化中心、家宴中心。其实说实话,房子结构还是比较好的,拆了可惜,但这也算是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做点事,我义不容辞。”

如今,陈建明的浙江派森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到了2.6亿元,税收超过500万元。“我们是一家从零开始的工厂,现在规模还不大,还在一路学习一路做,争取5年内产值能达到5亿元。不管是产业还是文化方面,能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出力,我感到很荣幸。”陈建明表示,家乡干窑是个美丽的地方,也是他的情怀所寄,不管事业如何发展,他都会一直扎根在家乡,服务家乡,“这也是我的社会责任。”陈建明如是说。

微信图片_20210222091501.png
微信图片_20210207165214.png
read_image.png
read_image.png